【拆快递,聊包裹】
“叮咚,拆快递已签收。
”
在物流信息的推送下,我们往往怦然心动,期待着快递小哥将我们的什么“宝贝”送到面前。
包裹中究竟装着什么?一次小小的拆封仪式,似乎成了当下人们对“物质与互联网”无穷的探究。
当然,深入探讨在快递包裹中的是什么,本身并非谈及快递的“本质”。
但由此引发的种种关于电商物流、消费行为及品质保障等话题,则具备较大话题价值。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订单在付款后长时间处于“代发货”状态,让等待变得乏味且漫长。
这一点上,很多快递企业已经提供了免费赠送物流保险等服务,希望缓和消费者的等待情绪。
另外,快速发展的电商时代里,退货的概率日渐攀升。
而作为整个交易流程中,唯一一环具有线上线下交集的快递,更是跟退货难以割裂关系。
这也使得快递企业在售后服务信息化及快捷解决流程上投入更多精力。
当然,快递业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分子,受到许多诸如国际贸易纠纷、关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快递业内普遍认为,快递行业大红利已过,发展空间及压力也同时增加。
在快递员遍地的情景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何更好地协作保障双方利益?这其中,消费者自身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关注与讨论。
从侧面看,拆快递似乎是一次微观开窗,窥视电商时代消费链条中的一个小点。
若我们能从这一点开始,逐步推进关于企业、政策、消费者等方面具有广泛启示意义的探讨,那么买买买,也不再只是对消费本身的盲目追求。